13岁少年杀3人被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年龄能否降低引热议
2016-08-17      微时光微生活



  广西一名13岁少年杀害3人后,被警方抓获,近日被执行为期三年的收容教养,因其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发,有关“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成为热议焦点。法学专家指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重点应在前期预防工作,“防小止大”是关键。

  

  13岁少年杀3人 因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

  7月18日21时许,广西岑溪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诚谏镇石桥村3名小孩失踪。7月20日14时许,警方发现3名失踪儿童已经遇害。7月25日,13岁的犯罪嫌疑人沈某某被抓获。

  经公安机关查明,沈某某被其父亲责骂后离家出走。7月18日当天,沈某某到诚谏镇石桥村里偷东西,路过见到3名小孩在自家屋里面玩,沈某某哄骗3名小孩跟他去到附近山边一处偏僻地方,威逼小孩讲出家中收藏钱财的位置,因小孩年幼未果,后害怕事情败露,萌生杀人念头,用石头、刀分别将3人击打致死。

  在监护人和证人在场见证下,沈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因沈某某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沈某某于8月2日被送到广西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为期三年的收容教养。

  案件发生后,在网上引发关注,部分网友认为沈某某的犯罪行为极其恶劣,不能因为年龄小而让他逃脱刑事处罚。网友“晔哥哥你好”说,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和成年人故意杀人所带来的伤害是一样的,法律保护这样的杀人犯,只因他是未成年人,被杀的3个未成年孩子怎么办?

  因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此前也多次发生。2015年10月,湖南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劫杀女教师的恶性事件。10月19日,公安机关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其中年龄最小者仅11岁,最大13岁。由于3名嫌疑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被送往工读学校。

  一些网友认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一味从轻惩处的同时,对于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却没有强效的规避方式,以至于大面积的“宽容”造就了少部分的“纵容”。“未成年”甚至成为某些人肆意侵犯他人权益、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护身符”。

  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赵辉说。

  然而面对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刑事案件的增多,14周岁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引发热议。

  【观点一】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

  部分网友认为,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呈现出明显的“早熟”趋势。未满14周岁少年犯下杀人等恶性案件的个案不断增多,继续以14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显然已不合适。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有利于教育、改造和挽救有罪行为的未成年人。

  【观点二】单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合适

  “我并不赞成单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赵辉说,各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由于社会背景诸多因素影响,单纯比较年龄没有意义。

  赵辉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归根结底是社会原因。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继而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既是社会的危害者,也是不良环境的受害者。单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解决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

  【观点三】需要进行一系列实务论证和理论研究,不能拍脑袋决定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同时易受成人的胁迫指使。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认为,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需要进行一系列实务论证和理论研究,而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同时不能因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个案,而推导出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结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