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因万元学费被骗伤心离世!教育缺失什么?家长怎么办?
2016-08-24 微时光微生活
本文系“微时光微生活”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媒体报道:即将踏入大学的18岁山东临沂罗庄女孩徐玉玉,19日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了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得知被骗后,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于21日离世,让人扼腕。
据记者了解,今年高考,罗庄区高都街道中坦社区的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19日下午4点30分许,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18日,女儿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徐玉玉的母亲李自云告诉记者,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怀疑这则电话的真伪。
按照对方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据介绍,徐玉玉生前身体健康,并无重大疾病,其家庭贫困,全家人只靠父亲在外打工挣钱。交学费的这9900元,也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来的。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侦破当中。
因为被骗万元学费而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最终导致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花季少女离世,案中的骗子实在可恶!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侦破,相信骗子难逃法网!但
社会的光明与黑暗并存,人生的得意与失意交织,这种社会与人生的常态并不会因此改变!作为生命的个体,应当如何防范骗局,如何面对失意,我们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是不是也应当反思呢?
挫折教育、情商培养,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重视,但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些教育内容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是相当匮乏的,甚至是不相容的!
当前体制下,中国教育除了应试升学,和为应试升学而过度开发的素质教育外,其它内容都是碎片化的!而挫折教育和情商培养等真正“育人”的教育目标,是同样需要成体系的、贯穿基础教育始终的教育课程来实现的!当然,我们也有思想品德课和品社课之类的课程,但这些课程是以政治宣教和所谓爱国情操之类大而空泛的情感培养为目标,而不是以小我的个人情感和心理素质培养为宗,并且即使这样,这类课程也是边缘化的,基本属应付型课程。
怎么办?指望这个庞大的教育体系甚至体制的转变,似乎不太靠谱!家长们还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以下建议或许可供家长们参考:
(1)制定对孩子长期的情商和品性、行为模式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应该落实到个人品性和行为的具体面,如:情绪控制力、挫折的承受力、关爱他人的能力、挑战自我的能力......
(2)根据孩子年龄和个性,制定不同时期(最好以年为单位)具体的教育和培养“课程”;
(3)关键的一条:将计划和“课程”落实!它或许是一次旅行,或许是一次精心安排的活动,或许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4)最关键的一条:家长要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情商、品性培养,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养成积极的情感思维方式,培养豁达的心胸和眼界!
最后,摘录一段新浪博客中关于姜文教子的文章供家长们参考: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
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
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孙子,要是看见孙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净。必须得去外地,越远越好。而且最好撇下老婆周韵,因为她虽然彪悍,但护儿子也护得厉害。姜文计划的人数只有三个——他和两个儿子。
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
姜文联系了几个新疆好友,让他们帮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确:市中心的精装豪宅一律不考虑,要城郊的普通民居,不漏风不漏水,能做饭能洗澡能睡觉即可。
去的时候一行四人,姜文开一辆越野车,装满了他觉得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韵轮流驾驶,耗时三天。
到了阿克苏的新家,周韵急了,这房子太简陋了——无论是庭院还是屋内,都是土坯地面,墙壁光秃秃地裸露着,老旧的木头家具,仅有的电器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姜文没有给周韵去市区买新家具的机会,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从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让她自己转机回北京。有慈母在场,严父就不容易登台。而今只剩下一父两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说了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他们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三两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锻炼。虽然号称“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打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
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一千米,两兄弟只跑了不到两百米,剩下的八百米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两个儿子只喝了一口就吐了,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便仰着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家里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
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待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千米,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
周韵前来探望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可是,目睹了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天要下雨爹要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营养品是苦头
自从姜文去了新疆后,朋友打他的手机,传来的永远是“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语音提示。得知他在新疆闭门教子,有好奇的朋友想来凑热闹。姜文统统婉拒,说目前还不到时候,等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会安排一次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姜文这么说真不是客气话,在新疆待了大半年后,两个孩子从“豆芽菜”变成了“红豆杉”,姜文打电话邀请了十几位亲友,亲友团在阿克苏租了六辆越野车,在两个专业向导的指引下,来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阿尔金山无人区穿越之旅。
亲友们大赞不虚此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当一群成年人都因为高原反应气喘吁吁、头疼如裂、食不下咽、连续失眠时,姜文的两个儿子却精力充沛,拎着小弓箭追着野兔射,过滤后依然透出一股怪味的山泉水端起来眉头都不皱地一饮而尽……这哪里像是家境优越的明星孩子,完全就是两个扔在哪里都能放心,交给谁照顾都不用担心的“野孩子”。
起先还对姜文带着孩子奔赴新疆颇有微词的亲友们全都没话说了——加起来才10岁的两个小孩,比这帮大人还坚强,事实胜于雄辩,这怪招的确管用。
但姜文说这才是第一步,他的计划是每年抽一段时间带着孩子去那些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折腾。他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多吃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能力。少时吃苦不算苦,算财富!
姜文说他不久前看了《乔布斯传》,乔布斯表示之所以愿意出这本书,是为了让他的孩子知道这些年来他在做什么。虽然说法很温情,但姜文说自己不会这么做。为什么要在没有机会后通过一本生硬的书去告诉孩子自己在做什么?他要趁着现在有时间有精力有想法,用行动告诉孩子——爸爸就在身边陪你们撒野!
本文系“微时光微生活”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